2020 年终总结
Contents
苦闷的一年
2021 年终于来了,又到了给自己做年度总结的时候了。如果要我给今年做最真实的感受的话,我只能说:今年是我工作以来过得最苦闷的一年。回顾工作,碌碌无为,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机会触碰,反倒是稀里糊涂做了一堆我极其没有兴趣的事情,颇像上大学愚蠢地选错了专业一样。至于自己的技术成长和软实力的培养,几乎没啥太大长进,反倒是在极其紧张焦虑的氛围中积累了一身戾气,逐渐后悔当初选择做出选择入职这家公司的决定。不过说来也怪不得任何人,毕竟当时也是抱着满腔热血地加入,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很多并非自己能够控制。
工作内容上主要做了一个类似 Grafeas 的面向软件供应链的元数据平台,目的是想管理公司内部的软件供应链。做得一般般,我自己打分勉强及格。不满意的点有很多,客观主观一大堆,但是总的来说是我对于数据治理这个领域相当不熟悉,以至于很多技术设计迫于时间压力弄得相当糟糕,背上了技术债,而内部的开发节奏也丝毫不想让人解决技术债务(主要是只有我一个人),导致这个系统一步步朝着我很讨厌的方向发展。无论如何,虽然自己很不喜欢这方向,但是在做这个项目的同时还是看清楚一些东西(以下这些感受从老板眼中总能找到反驳的点,所以此处仅限个人感受,懒得辩论):
-
PR != 内部实际
公司对外 PR 天花乱坠,内部开发体验一塌糊涂(请注意是体验二字),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一家 “大公司” 应该有的样子。内部的开发和部署工具都相当难用,各种工具设计反人类到极致。如果你是一位用惯了开源产品的人,对这种作坊式的开发一定相当头疼;
-
整体氛围强 KPI 导向到极致
这种氛围连基础设施团队也很难避免。基本上大家都忙着做所谓的 0 到 1(就算不是 0 到 1,也一定会被披上 0 到 1 的外衣),几乎没有太多人考虑产品易用性。以至于内部项目基本演化到能用的地步就戛然而止了,离好用还差十万八千里(当然,这里不是质疑技术,我觉得技术上我司并不差);
-
内卷相当严重
虽然有人告诉我不应该任何事都滥用内卷这个词,但是我有时候真的很难找出更适合的词来形容看到的事情。几个团队做类似的事情,以至于要彼此竞争,但是竞争中又要因各种利益彼此妥协,技术方案设计就像分蛋糕一样要先把利益分配好,渐渐脱离技术应该有的样子,以至于做出来的东西总感觉味道不纯粹。有时候竟然觉得,口中说的合作竟然是楚河汉界之争后的一种奇怪的对峙。不过也能理解,在各自领域(无论是做业务还是做基础设施),可以发挥的空间实在不多。方向选太难了,落地就可能是问题,要被动承受绩效大棒的暴击;方向选太容易了,就可能做不出特别出彩的东西。如此一来,大家都会优先选择稳妥的方向来做发展业务,而这样做则大概率会撞车。虽然从老板眼中看来这是内部赛马的良性竞争,但是从基层员工看来,总觉得氛围相当不舒服,想放开做点东西总觉得束手束脚;
-
绩效考核的过程仍处于很落后的水平
经历了几次被打绩效的过程后,我其实渐渐明白这里头的各种潜规则(人情世俗、隐形的利益帮派、业务方向之别等等)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明规则是一套一套,其实最终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各种各样的潜规则,而这些潜规则几乎没人敢摆在台面去讲。
落后的制度和工具导致很难去客观准确地评判一个人,从而最终评价也大部分来源于几位主管的主观感受。主观总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干扰,从而带来一定的评价偏差。内网层出不穷的绩效撕逼贴估计大部分原因也来源于此(当然本源还是绩效制度的落后)。不过公司也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程度,从意识形态上就决定去改进,但是如何改怎么改,感觉还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;
所以总的来说,这一年主要是长了见识,能力上有点止步不前,一度忧心重重。后面渐渐看开,目前就抱着一种佛系的态度看世界。尽管现在做的事情不感兴趣,但是也并没消极怠工,自认为还是非常勤奋积极地去工作。
翻了翻自己的博客,今年只正经写了一篇 OPA 开源项目介绍。因为今年和上一年都曾接触过策略引擎,所以就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一下,后面这篇文章居然还被 CNCF 官方公众号转载了(尽管阅读量并不大,毕竟是个相对冷门的开源项目)。明年会将自己的工作的方向尽最大的努力调整到云原生的方向,做自己感兴趣的 K8s。
平凡的生活
今年由于疫情,吃喝玩乐没有像前面几年那么精彩,但也还是该爽就爽:
- 2020 年和女朋友去了日本过年旅游,在去往东京的新干线上跨了个年,还在车上吃了一个我觉得有史以来最自由自在舒服的年夜饭。随着年岁增长,渐渐厌恶回家过年。家里头的人和事基本和自己渐行渐远,也没啥有意思的东西,不回也罢。归程时赶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顺利回到了北京,后面一个月就碰上日本爆发疫情,想想也是庆幸;
- 假期的时候蜻蜓点水式地去南京逛了逛,没啥太大感受,就是觉得鸭子不好吃,南京大排挡还相当不错。去贵阳做了一次深度游,去侗寨里看了看风土人情,去大小七孔、梵净山感受了下祖国大好河山;
- 去上海参加外滩大会,尽管大会没啥太大意思,但是第一次来上海就被这个城市深深吸引了(主要是外滩夜景吸引了),总觉得这才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有的样子。以前经常去香港的时候,总觉得香港虽然是很国际化,但是体验上总感觉隔着人,而上海却没有这种感受;
- 受不了北京的气候和生活,将 base 地切到了杭州,瞬间又回到了熟悉的南方气候。以前出差来过好几次杭州,觉得各方面还行,除了糟糕的交通外,其他各方面(生活)都要比北京好。以前总觉得北京是个很高大上的城市,实际居住过一段时间之后愈发不喜欢北京,糟糕的通勤体验、昂贵的房租、干得要命的空气…..看来还是逃脱不了一个南方人的习惯;
- 领养了一只叫小拜的干饭猫。说来也巧(事后才知道),这🐱居然和我同一天生日。小拜的妈妈是一种三花蓝猫,有一天跑出去之后肚子就大了,生了好几只小猫,而小拜则是一种长毛黑白猫,毛色分布符合乌云盖雪,看着像周星驰电影里的鳌拜,所以就取了个大名叫鳌拜,但是叫着似乎不是很好听,于是平时就叫小拜。小拜性格很乖,非常粘人,平时最喜欢吃饭(要不然怎么叫干饭猫),给的猫粮总是可以一粒不剩地吃个精光,连猫盘也被舔的发亮;
- 今年女朋友接手了我的股票账户,把年年亏损的账户干到了 80% 的收益,主要受益来自于今年暴涨的中概股和拜登的大麻股。为了打新蚂蚁,今年特地开通了科创板,只可惜后面事与愿违。不过每次打新都参加,终于在打新十几次之后中了一只医药股,获得了将近 70% 的单股收益。本来没想着 A 股能赚钱,结果一看收益,还凑合,虽然远没有美股账户高,但也算是挣到了点饭钱。股票基金今年则佛系定投,综合下来 7% 的收益,算是跑输大盘。算了一下,今年的理财收益还不错,相当于 5 年前的工资收入,12 月的时候居然还实现了短暂的财富自由:被动收入大于主动收入。整体下来,加上工资和理财收益,今年的个人收入还不错,算是搭上了因疫情导致的一波行情。不过看着疯狂的电动三傻、特斯拉和比特币,我这点收益实属微不足道;
总结
虽然 2020 年过得很操🥚,但是还是苦中作乐,积极地面对生活。2021 年的目标就是尽快调整工作方向,尽可能做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事情。生活上则保持现在平平无奇的节奏,稳定发展就好。也许是人到中年了,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年轻时候莽撞的拚劲,总觉得平稳中前进才是最好的样子。希望 2021 年转运 !